Free China: The Courage to Believe 自由中國: 有勇氣相信
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菁寮聖十字架教堂
自清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年),西班牙道明會郭德剛傳教士(Fernando Sainz, O.P.)重新開啟台灣近代傳教事業後,歷經日治時期及戰後持續發展,天主教會不斷增加,教徒亦有數十萬人之多。幾乎每一個城市鄉鎮之中,都有天主教堂的 存在,它們也構成了台灣聚落環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沒有一個聚落是缺少宗教建築的,神聖化的宗教建築與世俗化的建築共同構成了完整的聚落,台灣亦 不例外。雖然西方宗教並不是台灣信徒最多的一種信仰,但是在全台灣區各個角落,我們卻都可以發現天主教堂的存在,它們之異質性或者特殊的天際線,在聚落中 獨樹一格。
在台灣所有的天主教堂中,建於一九六二年的菁寮天主教堂是極為特別的一座建築。我們並不清楚,當初西方的傳教士為什麼選擇在台灣嘉南平原上的一個小鄉 村興建這座教堂,但是它結合西方宗教建築中錐形尖塔,和具本土色彩之門窗家俱於一體的建築,卻不得不讓我們注意它的存在,同時肯定菁寮天主堂的確在台灣純 樸的鄉村裡達到宣教的效果。
在西方社會裡,天主教堂是一個充滿藝術及象徵符號之建築。哥德式樣中之彩色鑲嵌玻璃、四葉飾及尖拱等仍然被廣泛應用在現代之教堂中。但是當西方天主教 到台灣傳教時,通常缺乏寬裕的資金與充沛之人力資源建造大型的哥德式樣教堂。因此只好就地取材,用當地的形式去詮釋西方宗教精神,而與地方特色結合的教堂 反而比較容易打入傳統社會之中。由曾經得過普立茲建築大獎的德籍建築師波姆(G. Bohm),在本地建築師協助下所設計的菁寮天主堂就是這樣的好例子。
相對於西方天主教國家中,教堂龐大的量體與繁複的宗教裝飾系統,菁寮天主教堂顯得簡潔許多,但是它卻充滿了本土關懷及西方宗教建築的意象。菁寮天主堂 的主堂是一個長方型的空間,端點上是八角形的聖堂,兩側與入口則都是細長比例的落地門窗,可以充份打開通風與自然結合。紅色的門框傳達了地方的建築色彩, 但一大一小的錐體無疑是來自於西方宗教建築的語彙。菁寮天主堂本身的雙重性格及其與地方環境的差異,久而久之竟也成為它的特色。
一個來自西方的宗教,要在具有濃厚民間信仰的台灣農村聚落中發展,本是一件相當艱辛的事。可是當我們看到農村幼兒在教堂附屬的幼稚園中天真的歌唱遊戲 時,便可以看出菁寮天主堂似乎已經成功的在地方上生根。菁寮天主堂的成就並不是因為設計它的國際知名建築師,更重要的是它見證了西方宗教在台灣的傳教歷 程,它闡明了外來文化與本土相互融和的可能性,它創造了一個聚落的精神中心,成為附近農村居民的好地方。
[節錄大地地理雜誌]
偶然的機會拜訪了菁寮聖十字架教堂
之前透過網上部落格介紹而得知此教堂的存在
一個假日的興起
於是走訪因無米樂而聲名大噪的後壁鄉
當天天氣雖看起來陰陰的其實相當悶熱
來到教堂門口
看著一群小學生正上著鄉土的校外教學
心理想著"等會兒跟著他們一起進去參觀"
不料!他們從大門走過不留一絲痕跡
完全沒有要進去參觀的意思
這下可糗了.....
會這樣想是因為大門上的牌子寫著參觀時間及需要預約的公告
要參觀需要預約喔!
沒招了!
只好外面看一看準備走人
熟料!神父帶著一群剛參觀完要離開的人從裡頭走出來
看我們站在門外
對看了一下.....
神父主動邀我們入內參觀
呵!...心理暗笑的幾聲....
這趟沒白跑!
為甚麼照片只有這記張?
因為大門口掛著一張好大的禁止拍照牌子
好吧!不能拍照只好仔細聽一下神父的介紹
這座教堂的歷史我也不再贅述
相關的報導很多
延伸閱讀的部分我放在最下面(懶人請服用!)
說來是滿腹無奈!
教堂內外需要維修的部分還滿多的
尤其主堂上方會漏水
以及後來被增建成平釘的木做天花板
他應該是一個向上凹成倒漏斗狀的天花形式
象徵往上與主對話
神父用了一個"塞乃"的詞(國語是撒嬌)
不用懷疑!神父的台語比國語輪轉
害我有些專有名詞無法翻成台語
就換我不輪轉了
再來就是主堂的兩側因年久失修的長條窗
現在改成鋁門窗
據神父說:原來的設計是向外推的木窗
當時裡頭根本不用裝搖頭扇
還有講台的後方也就是信眾所面對的正前方
那片牆壁也是後來加上去的
原來設計也是木窗
很多因為經費的關係無法復原
無奈啊!
台灣有座普力茲獎得主所設計的建築物吶!
文化的深度還有賴大家的努力
神父做了 一些卡片與T恤
為籌措經費而默默努力
我也希望有機會去看看聖十字架教堂的人
也能盡一己之力
延伸閱讀:
關於鴿子、皇冠、公雞與十字架的故 事:Gottfried Böhm的菁寮聖十字架教堂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
標籤:
建築欣賞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意見:
你的文看完又跳到你引導我們去看別人的格子,吸收了好多見聞,我佩服那些神父吃苦耐勞和墾荒的精神,電影裡常常描述他們。
據你們的文瞭解這教堂沒有好好維修,真是無奈!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