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China: The Courage to Believe 自由中國: 有勇氣相信

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花東縱谷遊記-嘻游馬太鞍



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位於花蓮縣光復鄉馬錫山腳下,是一處湧泉不絕的天然沼澤濕地,面積廣達12公頃。清淺的芙登溪發源自馬錫山,一路匯集自地底冒出的湧泉,由南向北蜿蜒穿過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滋養著這片沼澤的豐美生命。由於溪流的流速與深淺變化,營造出多樣化的生存環境,使得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裡有多達近百種的水生植物;鳥類、蛙類、昆蟲及水生動物的種類與數量,更是多的令人驚喜。在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田邊的任何一條水溝裡,都可以發現魚、蝦、貝、螺 的縱跡,處處充滿旺盛的生機。
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是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塊,過去這裡長滿了樹豆,因此阿美族人稱此地為 「vataan」(阿美族語樹豆的意思),這也是「馬 太鞍」地名的由來。阿美族人在這片濕地上發展出獨特的「Palakaw」巴拉告捕魚法:利用中空的大竹子、筆筒樹的樹幹與九芎枝幹等天然材料,製作出一個 三層的結構物放入水塘中,讓魚蝦在其間棲息繁殖。經過一段時間後,將九芎枝幹提出水面,即可將攀附在樹枝間的小蝦抖入三角魚網中;而藏身在底層大竹筒裡的 鱔魚、土虱或鰻魚等底棲性魚類也可輕易捕獲。


[阿美族人奇特的捕魚法]



馬太鞍濕地是在立川漁場摸蛤之後再度下水的景點
初到此地因道路施工繞了一大圈
經過一處沒有半台車的停車場
直覺往前行
不料
那個沒有人的停車場就是遊客中心所在
只好回頭
我們來的太早了
雖然遊客中心準時開門了
裡頭也只有一個人
不知道她是屬於遊客中心的人還是賣紀念品的人
看見我們後很熱情的跟我們介紹哪裡可以玩、要從那邊走...
圖文並冒的解說濕地的種種新鮮好玩事物
不過她倒是講了一個重點:
濕地裡頭有很豐富的生態系
需要耐心的尋找
也有一些湧泉及中央山脈流下來的溪水所孕育的水中生物
都需要仔細找尋才能有收穫的


[棧道盡頭是民宿-拉藍的家]


濕地走完一圈大約要花2-3小時
當然包括停留與玩水的時間
夏天到空曠的濕地要能耐熱
否則很快就會融化!
悶熱的天氣促使我們尋找下水地點
橋屋這個地點是最熱門的玩水場所
一群人不管大人小孩鞋子一脫就把自己丟下水
溪水沁涼伴隨著魚兒游來游去
有甚者摸了幾把竟摸出蛤來
乖乖!真是啥都有啥都不奇怪!
有人或坐或"潦"
就是不肯離去這熱暑中的冰涼
這時來了一群保險業的團客
原本靜謐的園區騷動了起來
一下子顧不得解說員的賣力演出
一個個下水餃式的擠進小小溪流中
小朋友淹沒在人群中
唉!這裡不適合團體下水啦!
那種慵懶的摸著魚泡著水的Fu一下子就被破壞殆盡!
下次請排隊 OK!





[園區內最大的蓮花池 站在最高的眺望塔裡 一切盡在眼底]


[遠處有根大煙囪 那是等會兒要去消暑的復興糖廠]



[這座橋相當具有特色 整體溪岸如果能像第一張照片那樣該多好]



園區內有兩大池荷花田
已經過了荷花最美的時間了
接近中午時分
有些荷花依然熱情忘我的綻放
在荷花田尋找青蛙的蹤跡
找來找去只有炸猛在葉上享受日光浴
再找下去可能會中暑
只好往下一個目標前進!




[滿滿的布袋蓮池 有樹蔭的地方比較涼但蚊子也比較多 來此防護措施一定要做好]

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與天搶地




看出甚麼端倪了沒有?

牙科診所大樓外頭設計了一個高掛在外牆的桶狀結構物
上頭鑲了一棵牙的形狀做為廣告
說實在的這個設計還真搶眼
尤其在大馬路上等紅燈時遠遠的就看得很清楚
但是職業病上身的我怎麼看都覺得怪

那個巨大的咚咚算是招牌嗎?
如果中間是空的
那共有四個樓層多了一間小房間
突出建築線的建築叫違章
如果它是一個廣告物
四個樓層的廣告物黏在7樓以上的位置
又突出建築物那麼多
到底安不安全啊?

雖然他做的沒那麼後現代
跟大樓爬上一隻大猩猩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但黏在上面的感覺就是有那麼一絲不安
結構物下方牆面已經流出一些鏽水
是可以研判應該是鋼結構鎖上去的
還蠻佩服設計師的膽量
設計衝擊的不只是法規層面的問題
連安全性都挑戰
這樣設計的底下紅磚道你敢不敢走咧?


2009年7月27日 星期一

花東縱谷遊記-超有Fu的「摩里沙卡」


[台檜所建的中山堂]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林田山原名「摩里沙卡」,這個離花蓮市約四十公里,隱身在中央山脈腳下,因木材而繁華的小山城,民國50年代是林田山伐木的全盛時期,「摩里沙卡」聚集了約四、五百戶人家,約有二千多人居住於此,其中更有為了林場員工子女就學需要所設立的森榮國小及林田山幼稚園,每週免費放映 2 至 3 場電影的中山堂,供應日常民生用品的購買部(福利社),解決單身員工飲食問題的公共食堂,以及製材廠、火車站、修理廠、醫務室、豬灶、公共浴室、攤販市場、冰果店、米店、洗衣部、魚菜部、理燙髮部、消防隊、文化工作隊等等,十足是因木材而繁榮的山中城鎮。


[圓形廣場]

午後四時來到山腳下
天空飄著細雨
眼前的老舊日式房舍散發著當時林業興盛時的風韻
空氣中瀰漫著木頭的香氣
這裡是過去伐木的中繼站
保留了當時的空間氛圍
現在除了開放老舊房舍供大家參觀
也開了咖啡館
多了一份過去沒有的味道
在飄著細雨的山裡
坐在戶外座位區享受這短暫的清涼


[林田山社區咖啡館]


[濃濃的日式風味建築 什麼時候可以自己蓋一棟來住?]



在充滿台檜香氣的中山堂展示著用檜木雕刻的藝術品
雕工實在了得!
細緻得有點不敢置信
那絲瓜乾掉後所遺留下來的梗雕的栩栩如生
這也難怪
能用最好最細緻的素材創作是該有如此水準
否則就對不起那塊木頭了是吧!
裡頭還有鍬形蟲、獨角仙、毛蟹與螞蟻的精緻木雕
看得我目不轉睛的
尤其那毛蟹的螯上頭毛茸茸的感覺
真是太精彩了!






舊有鐵道現已成了小朋友遊樂器具
或是情侶漫步的軌道
跟所有有舊鐵道的景點一樣
一堆人在鐵道上搖搖晃晃的走鋼索
是沒奮起湖那麼誇張啦!
因為鐵道也才兩線而已
遊客人數稀稀落落
或許是因為日落西山大夥趕著回家
因為如此我們才有更多的空間可以感受過去的輝煌

這裡真的很適合來沈浸一下
洗滌惱人的塵囂
在欣賞令人驚嘆的木雕之餘放空自己
就像架在橋上的鐵軌一樣
許久許久.....
再也不去承受那沈佃佃的壓力了....








[另一處展示木雕比賽作品的倉庫 一定要來看看!]



※這次四天三夜的花東行我自己規劃的行程有寫成word檔
裡頭有十多個景點的概略介紹與GPS座標
還有小吃與特色餐廳
有需要參考的朋友請留下e-mail以便寄給大家

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花東縱谷遊記-民宿篇(盛夏的軌跡)



盛夏的軌跡民宿

這是一間相當有特色的民宿
當初訂房完全不會去聯想為何取名叫「盛夏的軌跡」
原來
民宿主人喜歡收集一些古早味的器具
舉凡老式電影放映機、留聲機、農具...等等
最大件的收藏品就是從林田山舊林場標回來的火車
是的!你沒聽錯!就是火車
我們一下榻就問我們要不要坐火車?



[火車可以開進倉庫內 裡頭有主人收藏的珍寶]


進房間的路徑是沿著鐵軌走的
這時才恍然大悟
原來鐵軌應該就是民宿名稱的由來吧!
第一次住在有鐵軌的民宿
真佩服民宿主人有此能耐
不僅如此
民宿內還種了一些相當奇特的植物
我叫得出名字的只有銀杏、百香果
經過主人的介紹
還有佛手柑、像蕃茄的茄子、咖啡樹(忘了什麼品種)......
別說是小孩了
連大人都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佛手柑]


[據說是茄子]



民宿有自己的花園與水池
池邊設置了小孩子喜歡的打水機
小朋友一玩起水來就瘋了
如果還有設計一個小型泳池
這下子可真是盛夏玩水的基地了

民宿的早餐是現做的
以房為單位
每間房出來吃早餐的時間好像是講好的
一間接一間的錯開時間用餐
反正也沒所謂的餐廳
就在主人自己住的房子內的餐廳+廚房用餐
人到齊了就開始一道一道的現煮(罐頭除外)
真的很像在家裡一樣
熱騰騰的炒蛋與青菜(自家種的)
而且民宿有道好滋味
百香果醃青木瓜
吃起來酸酸甜甜口感是脆的
有機會去住的人一定要試試!



[有兩間房間長的跟人家不一樣 其他的都是木屋]

我們住的房間是木屋
裡頭的壁板全都是檜木
雖然不是台檜但香氣依然逼人
空間挑高據推測應該有四米五左右
可想
那塊木壁板是一大片的環繞在房間四周
門口放了兩支大木塊
具我「鑑定」應該是傳說中的台檜
這是三天住宿中住的最舒服的民宿
不僅床鋪舒服
空氣中的氣味也讓人一夜好眠


[我們住的不是這一間 這間是有閣樓的]


[兩隻蛾在交尾 我們還誤認為是蝶]


[火車體驗中 雖然鐵軌長度大約不到40米 但已經是很讚的體驗了]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花東縱谷遊記-民宿篇(莫內花園)




花蓮莫內花園民宿

民宿主人因為喜歡喝咖啡
而且在喝了四十年後才在瓜地馬拉品嚐了高海拔火山山脈的咖啡
對咖啡有了全新的體驗
於是引進瓜地馬拉BALANJOYO火山山脈咖啡生豆
在莫內花園裡烘焙
所烘焙的咖啡豆在民宿餐廳內有販售
也有提供給其他店家
當然想要喝香醇的火山咖啡也可以在營業時間內點一杯來喝
我自己是偶爾才喝純咖啡的人
民宿隔天早餐中提供住宿客人免費品嚐
這裡的咖啡香很濃
喜歡喝咖啡的人一定要來試試!



丁老張部落格

莫內花園是位於花蓮鯉魚潭附近的眾多民宿其中之一
園區縱深很長
因該是農地之類的
入口處挖了一塘種著蓮荷花與養著白鵝還有不知道在哪裡呱呱叫的蟾蜍的水池
水池隔著幾顆石頭延伸進入杆欄式的房屋底下
在餐廳用餐時還可以隔著地板的玻璃看見底下悠遊的魚兒
更好玩的是
地板上挖了機個小洞
小洞旁畫了兩條魚
小朋友都知道要從這洞口丟下用錢買來的魚飼料
早餐餵完小人換餵魚....





第一天就從高雄直奔花蓮
一整天的舟車勞頓在看到一池荷花與蓮花之後頓時輕鬆許多
尤其上一個行程是在立川漁場「摸蝲仔兼洗褲」
直奔民宿好好梳洗一番再好不過了

有人出來玩喜歡住民宿
有些人喜歡住汽車旅館
不習慣這些新文化的人還是鍾情於傳統的飯店
其實各有優缺點
我們則是完全偏向住民宿
每次出門過夜要找民宿都在網上找很久
主要是找有特色又不貴的
這樣的民宿在所有的種類中大約只有1/5
而且不太好訂
尤其在假日期間
不然就得碰碰運氣了


[旁邊花叢中有一隻公雞和兩隻母雞 牠們還吃了餵魚剩下的魚飼料.....]

這裡往後面就是住宿區了
後面連接另一條往池南森林遊樂區的道路
左右鄰居也都是民宿
晚上相當清靜
這裡雖不算在高山上
但遠山的雲氣繚繞加上蛙鳴
有種在山居的錯覺







[荷花在早晨8點就開的很燦爛 看到沒!後面有隻白鵝...]



...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